疫情很大程度地改變人們的工作及生活模式,一般除WFH在家處理公務外,人們普遍減少交際娛樂,或多了上網購物,或增多了獨自戶外跑步競步。隨跑跳運動習慣改變,臨床確多見足踝扭傷個案。一般而言,輕度的足踝扭傷經4至6星期休息及冷熱敷,已能大致康復及可回復運動,
但仍有不少人仍覺足踝繃緊、韌帶牽扯;更甚者足踝着地痛增,連最基本站立也疼痛難耐。前者的原因可因為扭傷韌帶未完全消炎康復,或足踝關節變緊;後者若能排除骨折,很有可能因「跗骨竇症候群」所致。
跗骨竇為足踝處跗骨與跟骨間的關節腔,其中分布細密的神經,使足踝能提供體感位置資訊,幫助保持身體平衡。但另一方面,跗骨竇血液循環卻較差,若不幸扭傷竇中軟組織,往往消炎消腫進度緩慢,或致慢性炎症糾纏其中。患者典型症狀包括足踝站立時痛楚增加、痛處圍繞足踝,久站或持續行會加劇痛腫。按診檢查足踝前外側凹陷處,可觸摸到典型的壓痛點,而對於慢性患者,西醫的磁力共振檢查可進一步印證跗骨竇內慢性發炎物,及脂肪化的病態改變。
由於跗骨竇炎症的自療能力較低,故大部分患者需醫療治療的介入,若以物理治療處理,一般需以穿透力較強及針對慢性炎症的方法治理,例如使用針刺、紅外綫或衝擊波,並輔以手力治療回復足踝處的關節活動能力;而中醫針灸或跌打亦有助竇隙間消炎,及後亦宜鍛練回復功能。
患者一般不建議太早作足踝練力,或更甚跑步等運動,直至達到能以患肢單腳站立無痛的指標,始才以橡筋帶綑足掌作阻力訓練,並留待在較後階段才作跑步及回復競技運動。另一方面,若平常有低足弓情況者,應加強訓練支撑足弓肌肉,例如腳掌夾毛巾或波子等運動,或考慮使用鞋墊,改善足踝形狀以減輕跗骨竇壓力。
原文刊登於2022年3月2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理療感悟,標題為"跗骨竇症候群"
撰文 :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、註冊中醫師
欄名 : 理療感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