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頭肌起止於前肩至手肘前方,而二頭肌的兩頭分別起始於肩盂上結節及肩胛骨喙突。而前者長頭更是容易發生肌腱炎,炎症多見於肩前方的二頭肌溝處。一般而言,長頭肌腱炎可以因拉傷或慢性勞損引起,傷患多因為上臂上舉或肩後伸動作,或負重上推,令傷患程度更甚。
Continue reading “二頭肌長頭肌腱炎”中醫護目方法
因應肺炎的防疫措施,正規日校已停課數周,學生亦改為在家以網上學習形式學習,期望做到停課不停學。但青少年在家長時間觀看電腦或平板的發光屏幕,容易衍生眼睛疲勞,甚則痠澀不適、視物模糊等。以現時情況,大部分學生在未來數周,無可避免要經常使用電腦或平板,故以下會分享些護目方法,冀學生們要好好保護眼睛及視力。
Continue reading “中醫護目方法”手指痛的不同原因
昔日大學同窗的外父外母前來求診。這位同窗好友現於美國當康復治療學系的教授,需經常往返中美兩地,回港時,亦時有茶敘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,知道他成功背後的辛勤努力,所以能在學術上達到很高的水平,也替他高興。
舊同學姻親的一側手的手指端疼痛,生怕痛風或類風濕關節炎。痛風發作多見於手或是拇指旁關節,發作時症狀病徵見明顯的紅腫熱痛,及有近日曾進食高嘌呤含量的食物史,例如魚皮、豆類、菇類、西蘭花及動物內臟等;又或平素一向有腎功能不足,排洩能力低下,若稍食前述的食物,則導致尿酸積聚,體內產生結晶,直接刺激而引發炎症。同學姻親痛處不定,無痛風可見的關節炎症出現。
Continue reading “手指痛的不同原因”跌傷手腕手掌勿忽視
跌仆受傷,可大可小。傷患豈止皮肉矣,往往易傷及韌帶或骨等,前臂骨折亦時發生。骨折尤其見於高齡銀髮族,或骨質疏鬆人士。西方醫學概括因跌仆時用手的傷患為FOOSH,意思是跌倒時用手支撑地上,引起的手及手腕所致一系列傷患。
橈骨遠端骨折(Colles’ Fracture),為近手腕的前臂骨骨折,是跌仆傷患中常見的上肢骨折病種。前臂由二枝長骨組成,若跌倒衝擊力過大,或骨質密度疏鬆,手腕碰撞地面後可導致橈骨斷裂,嚴重者手腕骨折段會向手背方向彎曲變形。
Continue reading “跌傷手腕手掌勿忽視”中醫鼻敏感
進入秋冬後,乾燥的北風增強,早晚明顯轉涼。上下班車廂中不難發現多了人打噴嚏,或時時抹鼻涕。其實每當天氣冷熱及乾濕突然改變時,往往亦是鼻敏感好發的時節。
中醫疾病鼻鼽(音球)其實相似於西醫病名鼻敏感。古代中醫經典《素問》指出:「鼻鼽,鼻出清涕也。」「嚏,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。」無論鼻鼽或鼻敏感,皆包括突然和反覆發作的鼻塞、鼻癢、噴嚏及鼻流清涕等症狀。
Continue reading “中醫鼻敏感”中醫淺談秋燥及口渴
廿四氣節秋分已臨,意味秋季已過了一半。秋風時有急勁,讀者可能已感覺到秋燥口乾的症狀。原來除外在乾燥氣候因素會產生口渴症狀外,中醫亦提及內在原因,例如濕熱或氣虛水飲症等不同中醫證型亦可產生口渴症狀。以下將跟大家分享不同體質類型,產生怎樣不同的口渴症狀。
Continue reading “中醫淺談秋燥及口渴”盆骨前傾與盆骨後傾的分別
盆骨關節是泛指背部褲頭帶以下位置,由髂骨與骶骨相連處,能容許數毫米的關節活動。盆骨位置是有別於腰部,可謂兩個截然不同,但又息息相關的部位。
如讀者心水清,可能會記得專欄中曾提及過梨狀肌綜合症及坐骨神經痛,而梨狀肌綜合症經常伴見盆骨關節錯位。盆骨錯位多樣化,臨床時常發生,但又往往容易被忽略,後遺症可導致梨狀肌綜合症及坐骨神經痛的反覆發作。而臨床最常發生的錯位,可算是盆骨前傾及盆骨後傾了。
Continue reading “盆骨前傾與盆骨後傾的分別”分清坐骨神經痛
坐骨神經痛非一病之症狀,就如咳嗽一樣,只可視為症狀。只有通過問診、臨床檢查,甚至配合西醫及其影像檢查,才能診斷病因,對症下藥。現今資訊發達,病人看症前大多已網上查看腰腿痛原因,知道坐骨神經痛是沿大腿後外側的疼痛及麻痹等。就如近日課堂上,徐光耀教授所言:「坐骨神經痛可以有腰腿痛,但非所有腰腿痛皆因坐骨神經痛」,精警道出下肢痛不等如坐骨神經痛,臨床不可混淆!
Continue reading “分清坐骨神經痛”中醫談痛風
痛風就如其他以「風」命名的中醫疾病,例如中風、風疹(蕁麻疹)及漏肩風(五十肩)等,使用「風」有其涵義。風其實有兩層意義:首先風可以是致病因素,例如過度吹風可誘使蕁麻疹或五十肩的發作;其次病狀具有風變幻莫測或善行數變特徵,例如中風病,臨床見有影響神智者,或手或腳動彈不得,舉步為艱,每個病例症狀皆不同。而痛風病顧名思義症狀既以痛為主,同時症狀發展變化快,病變起病急,但若中西醫治療得當,症狀可很快地完全消失。
痛風成因其實與身體嘌呤代謝異常有關,並涉及外內病因。一般而言,外因為過度進食高嘌呤成分食物,例如動物內臟、沙甸魚、啤酒、西蘭花及豆類製品等,使體內產生過量尿酸,並沉澱於關節處,引起急性炎症,臨床表現紅腫熱痛症狀。至於內因方面,身體排洩代謝廢物速度減慢,見於腎功能不全或脫水患者,都可以引致尿酸積聚,最終引起結晶及發炎。
要預防痛風,平素不應過分進食肉類海鮮及經常飲酒,日常飲食應多蔬果、少肉類及多運動。若曾患上或反覆出現痛風,理應更小心審視自己的日常飲食,並有飲足夠水習慣,以避免攝取過多嘌呤。對於腎功能不全者,要吸收優質蛋白質,不過食肥膩鹹香食品,以免加大對腎臟的負荷。
中醫處理痛風其實亦針對飲食及體質因素:要減少進食膏粱厚味食物(即油膩、甜膩或味道濃厚的食物),同時亦要處理體質因素,其中常見患者肝經濕熱或脾腎陽虛,寒濕困重,兩者寒熱不同,但皆可致痛風。除要戒口外,亦可針對體質處方中藥以清熱燥濕或溫陽利水,這往往有良好的消腫止痛效果。此外,筆者亦建議以食療輔助,例如可多進食生熟薏米粥,或飲用粟米鬚澤瀉茶(材料鮮粟米鬚半斤、澤瀉5錢及清水8碗煲半小時)。
撰文 :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、註冊中醫師
欄名 : 理療感悟
再談牙骹關節
筆者過往曾在此欄介紹顳顎關節(即稱牙骹痛)。不少病友其後詢問相關文章內容,交談中分享了些臨床所見所聞。溫故知新及講解常有所啓發,現再與大家分享牙骹痛的處理方法。
牙骹關節較身體其他鉸鍊關節複雜,因顳顎關節面之間存在一層可活動軟骨盤組織,結構就相似於膝關節內的半月板。當牙骹正常開合時,肌肉會巧妙地收縮以協調軟骨盤位置,從而使牙骹可以有較大的活動幅度。但當牙骹出現問題,可分類為不同的類型:關節外,表現為單純的咬肌肌肉痙攣,常見於咬吃過硬過韌食物、過度咀嚼香口膠等,治療可按壓夾車穴及太陽穴,能有效放鬆咬肌。關節內,可涉及軟骨盤功能紊亂,患者容易出現牙骹處的後遺症,例如關節不利及活動聲響等。
要有良好牙骹痛治療效果,臨床往往要兼顧左右牙骹關節的活動表現,例如各自活動幅度,軟骨盤移動與否及快慢等。若忽視左右關節平衡,當一側活動幅度受限,另一側易繼發關節鬆動,繼而加劇往後勞損。
除考慮局部牙骹關節內外問題外,亦要全面審視咽頸相近部位情況,甚或患者的精神狀態。例如當上頸椎關節移位或頸肌繃緊,可繼發引起牙骹關節功能紊亂,其後更能形成惡性循環,使同時出現牙骹痛、上頸椎疾病及張力性頭痛的綜合病症。
另一方面,亦要明白牙齒毛病能引起牙骹痛,常見例如上下牙齒不能對齊咬合,亦會影響牙骹功能。治療除常規處理牙骹處的骨骼肌肉外,亦應適時轉介牙醫跟進。此外,亦應詢問患者有否磨牙習慣,治療除牙骹消炎止痛外,亦要適時疏導患者緊張情緒。
所以牙骹痛的治療並非單一的關節消炎止痛,治療同時要考慮牙齒、上頸椎、頭痛及情緒等致病因素,方能針對問題根源。
撰文 :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、註冊中醫師
欄名 : 理療感悟
閱讀更多:牙骹痛-顳顎關節症候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