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鳴為自覺耳中嘈吵作響,時而陣發,或為持續鳴聲,並以夜闌人靜時尤甚。若不針對成因加以處理,恐鳴響惡化,最終持續高聲作響,可引致聽力下降。耳鳴似是輕症,但亦要防患於未然,莫待問題變得嚴重及複雜化。
耳作響成因繁多,非耳部來源包括:耳垢、血管刺激或顳頜關節錯位等,其性質隆隆作響、搏動聲或甩牙骹滑動感,共通點為皆非耳結構或聽神經疾患導致耳響。若能針對耳垢作徹底清潔或牙骹錯位作處理,往往有良好「減聲」功效。
若感覺鳴聲持續日久,建議可先向西醫耳鼻喉科作檢查,適時作聽力檢測,排除中耳耳骨傳導障礙的可能性。若診斷為功能性耳鳴,除按醫囑服用營養神經的維他命B群外,中醫針灸亦是可參考的治療方案。
中醫理解耳鳴成因主要有兩方面:首先,由於經絡系統中的膽經負責耳旁部位,肝與膽的功能異常故可反映於耳鳴症狀;若肝陽上亢,肝熱可借道膽肝干擾耳部,引致耳鳴,而患者多同時表現頭脹作痛,心情煩躁易怒。其次,中醫認識到內臟與感覺器官息息相關,腎臟尤其與耳功能關係密切,若腎氣或腎陰陽虛可引耳鳴,患者症狀常伴腰膝痠軟、夜尿頻繁。
中醫針灸耳鳴採用病處耳朵穴位,及循經絡肝經腎經的遠端穴位,其中包括聽會、太沖及太溪穴。聽會穴位位置於耳屏前方較低處,張口呈凹陷處;太沖則位於足背大拇趾及次趾間,趾縫邊緣向上一吋處;太溪位於內踝後方,與小腿筋之間的間隙中。以上穴位除作針灸外,亦可作按摩保健之用,方法同側每穴每天輕手法按揉一分鐘,次日對調另一側穴位自療。
但假若耳鳴伴隨頭暈,隨體位改變變化尤甚,則要留意耳水不平衡的可能性。此外,若症狀曠日持久,鳴聲愈是尖銳隆響,應向西醫查詢進一步磁力共振檢查,排除耳神經瘤及下丘腦處血管病變,引致壓迫聽神經的可能性。最後,耳鳴病症成因常為神經性因由,避免過度勞累,適當休息,並處理得宜,病況大多十分正面。
原文刊登於2021年11月3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理療感悟,標題為"談談耳鳴"
撰文 :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、註冊中醫師
欄名 : 理療感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