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認為四季氣候對臟腑各有影響,假若臟腑氣血陰陽不平衡,會導致疾病症狀。其實中醫師不難發覺每年若干時刻總是容易出現某類型病症,例如夏天濕疹復發、心煩失眠、腸胃不適、大便濕滯不爽;秋季咳嗽、皮膚乾燥及便秘等;冬季常有慢性痛症復發或加重等。中醫臟象認為肺為嬌臟,為臟腑之華蓋,在上保護其他內臟;胃臟喜潤而惡燥。氣候乾燥容易影響肺氣功能,引發咳嗽、氣喘等;胃主降,胃陰失養,引起胃氣上逆、便秘等症狀。
要減輕秋季氣候引起之不適,中醫認為應着眼處理「燥邪」,但由於秋燥亦有分秋季前半的熱燥,和後半秋季的涼燥,這涼熱的差異會影響配搭寒熱藥物或食療的選擇。一般常用生津潤燥食療藥材包括麥冬、玉竹、海竹頭及北沙參等。以下會分享常用秋季養生方,對紓緩乾咳、皮膚乾燥和便秘有良好作用。
銀蓮百合羹:銀耳(雪耳)10克、蓮子15克、乾百合10克、雞蛋1隻、冰糖適量。銀耳浸透洗淨,與蓮子、百合同放入鍋中,加入清水煮至蓮子肉腍,再加入雞蛋及冰糖,待雞蛋熟透即可。
沙參玉竹瘦肉湯:沙參15克、玉竹20克、南北杏12克、蜜棗2枚、瘦肉100克。瘦肉汆水,將以上材料同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,煲至水滾轉文火煮1小時即可。
紅蘿蔔玉竹馬蹄魚頭湯:紅蘿蔔250克、玉竹20克、馬蹄150克,鯇魚頭1個。鯇魚頭洗淨落鍋煎香,再將切好的紅蘿蔔及馬蹄等全部材料放入,加入適量清水,煮至水滾轉文火煲1小時即可食用。
此外,若公幹不便入廚,亦可考慮向家庭中醫求診,處方潤燥生津中藥沖劑,亦能有效紓緩秋燥的不適。
撰文 :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、註冊中醫師
欄目 : 香港經濟日報 理療感悟
文章原名:中醫治秋季乾燥症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