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鼻敏感

進入秋冬後,乾燥的北風增強,早晚明顯轉涼。上下班車廂中不難發現多了人打噴嚏,或時時抹鼻涕。其實每當天氣冷熱及乾濕突然改變時,往往亦是鼻敏感好發的時節。

中醫疾病鼻鼽(音球)其實相似於西醫病名鼻敏感。古代中醫經典《素問》指出:「鼻鼽,鼻出清涕也。」「嚏,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。」無論鼻鼽或鼻敏感,皆包括突然和反覆發作的鼻塞、鼻癢、噴嚏及鼻流清涕等症狀。

現代醫學認識鼻敏感為身體的過敏反應,發作時血液免疫反應IgE水平上升,而常見致敏原包括貓或狗毛、花粉、塵埃等,有研究報告更指超過一半受敏感困擾人士,皆對蟎蟲有過敏反應。而中醫則認為鼻鼽成因以內在體質因素為主,所謂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,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,內在因素多以肺、脾及腎氣虛有關。由於肺為臟腑之華蓋,病邪侵襲人體首先必先侵襲肺臟,而肺又開竅於鼻,所以受病後往往先出現鼻部症狀。

西醫治療鼻敏感,多採用抗組織胺類的抗過敏藥物,其療效快,但副作用常見鼻咽乾燥,鼻敏感易反覆出現。而中醫治療主張急則治標,緩則治本:鼻敏感發作期間,多先解表祛風,常用中藥桂枝、辛夷花等,及針灸迎香、攢竹穴方法。症狀緩解後,則針對肺、脾及腎,平衡臟腑功能,以求根治鼻敏感。讀者可按穴以紓緩症狀,方法是用拇指頭輕按以上穴位至痠重感,達到得氣獲得通鼻竅療效,穴位位置可參考以下介紹:

迎香穴:位於面部鼻翼外緣中點處。

攢竹穴:位於面部眉頭處,觸按微有凹陷處。

引述一份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的臨床研究,實驗結果針灸組與無治療組在治療後有顯著差異,針灸組能有效改善鼻敏感症狀及降低IgE水平,研究推論針灸能有效改善鼻敏感症狀。

除治療外,亦建議要改善生活習慣,例如戒除生冷飲食,早晚多添衣,勿貪涼,多作帶氧運動以改善體質,對治癒鼻敏感亦相得益彰。時值將近三九天,鼻敏感患者可考慮冬至時段及夏季7至8月時的三伏天,接受天灸治療,這亦不失為治療鼻敏感的便捷方法。

撰文 : 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、註冊中醫師

原文刊於《香港經濟日報》4/12/2019 理療感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