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夏交界,涼熱交替,偶然春雨綿綿,衣着不容易配合。汗雨迎風,不小心便為外感病所擾。面癱更為此段時期好發疾病,不少患者睡醒後梳洗,忽發現鏡中自己口角眼瞼下垂,更一度誤以為中風……
面癱為半側面肌癱軟,以眼瞼及嘴角閉合不全,鼻唇溝變淺或消失為特徵。由於面部肌肉由腦部及腦神經支配控制,所以腦部病變,例如中風或腫瘤,或第七條腦神經,即面神經受壓,皆可引致面癱。其中前者引起的面癱,稱為中央性面癱,臨床表現面下半部肌肉癱軟,但同側額部肌仍能活動;後者面癱,稱為周圍性面癱,病源為外周神經綫受壓病變,大多因病毒或細菌感染,但不涉及中央神經系統腦或脊髓。周圍性面癱預後較正面,一般恢復期為4至6周,但中央性面癱則病理較複雜,康復視乎病因而定,亦往往需較長時間復康,所以治療前必須將兩者釐清。
注意由於面癱影響口眼不能完全閉合,加諸淚腺、唾液腺亦缺乏面神經的支配控制,所以淚液唾液分泌不足,導致眼乾澀易受沙塵刺激,或口齒間隙易殘留食物腐敗,所以患者宜多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,及經常漱口保持口腔衞生。
在治療方面,周圍性面癱病發初期以消炎、減低神經受壓為主,醫生處方類固醇控制炎症,物理治療可幫忙耳後的神經受壓處消炎減壓。而當症狀紓緩,面肌開始接通恢復功能時,物理治療能針對個別肌刺激及訓練;針刺或中醫針灸亦能加快面肌功能恢復。而家居訓練中,患者適宜先以冰塊掃抹受影響面肌,才對鏡作蹙眉鼓嘴吹氣動作,這能大大改善肌肉訓練表現。
周圍性面癱康復過程中,必須留意要適時接受訓練治療,及避免對面肌過度電刺激,否則病患一側肌肉由癱軟變為攣縮,產生「倒錯」問題,面部反而歪向患側。
周圍性面癱大多預後正面,但臨床曾遇過一側剛康復,但對側面又重新患面癱。治療除恢復面肌功能,亦不能忽視良好生活飲食習慣,治本要有良好身體免疫能力。
撰文 :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、註冊中醫師
欄名 : 理療感悟